鳯凰除了吊腳樓,最讓人著迷的便是這條沱江了。它把古城分成了南北兩岸,而為了橫越沱江,人們在江面上建了大大小小的石橋,拱橋,竹橋。人們在這些橋面上穿行,有時為了躲避迎面而來的人,還得小心翼翼地側身讓位讓大家都有足夠位置通行。這些在江面上來來往往的人兒,讓沱江變得熱鬧極了。這也是鳯凰另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 這大大小小的橋,最有名最有趣最好玩也最得小妹歡心的便是這"跳岩"﹗這不是一座橋,只是一個個正方形的石墩間斷地鋪排連成一道過江之路﹗石墩之間沒有連接的板子,大家過江時得一步一個邁開雙腳踩著過﹗或許就是這動作,遠遠看去,行人如在江面上步履有致地過江,就像在水面上跳躍般﹗這跳岩的名字果真取得極好﹗ 這些石墩表面極是粗糙,即使石墩被江水打濕了,踩在上面也不會滑腳﹗看似有點危險,其實安全得很呢﹗不過這些石墩只比江水高不了多少,回潮時,江水上漲,這些石墩便會没入江水之中,大家便無法利用跳岩過江了﹗聽當地人說,前兩天下大雨,江水上漲得厲害,把跳岩都淹沒了,幸好這天沒下雨,跳岩又浮出水面了﹗真的好幸運哦﹗ 不說不知道,原來這跳岩居然是建於1704年﹗幾度滄海桑田,幾許風霜雪雨,跳岩仍牢牢地屹立在沱江之中,見證是歲月變遷物是人非﹗ 雖然來到鳯凰還不到一天的時間,但從第一眼望見它開始便己深深愛上,因著它的古樸與現代的交融而無突兀,喜歡當地人沒有因為每天瘋湧而至的遊人而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鳯凰還是他們的鳯凰,我們這些呆頭呆腦的遊人反倒成了一道佈景。你有你賞景拍照,我則繼續從容地過我的生活﹗ 走在沱江邊每隔幾步便看見當地人用竹簍把衣服揹到江邊洗刷,沒有用太多的化學洗滌用品,用最最傳統的一根洗衣棒在江邊的石塊上敲打著衣服,真想不到這種最原始也很有效的洗滌方式居然還有人在使用哦﹗千百年來,住在江邊河邊的人都是就著江水用洗衣棒敲洗衣服,沒有人會覺得這行為會污染水源甚麼的。一切又回歸到最初的原始。光是看著這畫面,又更愛上鳯凰再多一點了﹗ 一如其他旅遊景區,當地政府也在鳯凰周遭建立了很多人文景地,那些甚麼名人故居,古城門甚麼的,小妹覺得看了也不過爾爾,只是用來收取門票的借口而己﹗小妹倒情願在此地逛逛,這裡每一間房子,每一個飛簷,每一塊瓦片,每一扇窗櫺,皆是民族傳統的智慧與美的追求。 其實光是這段橫亙在沱江南岸的古城牆,又何嘗不是一份遺蹟﹗被歲月撫平了棱角,風霜成了它的外衣,斑駁的污垢是歷史的見證,叢生的青苔是生命的痕跡﹗是與其付錢去看那些被精心維修整理過的古物,還不如自由自在地漫步在真正的古城遺跡中﹗在古城的小巷子裡走走停停看看拍拍照,發掘一些小細節,細細體會品味古城的質樸無華。 雖說現在已是現代社會,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已沒有人穿傳統服裝,相較於日本甚至於韓國,大既中國人都快忘了屬於自己傳統服裝到底是甚麼模樣了﹗說真的,很多人都以為旗袍是我們的傳統服裝,但別忘了那是清朝女真族的服飾哦,而中原大地的漢人則是穿漢服的﹗想來大家也不清楚真正的漢服是甚麼樣子,其實香港也有一群漢服愛好者會訂期舉行一些集會展示漢服,大家有興趣也可上網搜尋一下哦﹗ 雖然佔中國人口比例最大部份的漢族人己經把服裝西化,忘掉自己本源的衣飾,不過在很多西南西北的少數民族地區,倒很好地保留了這份傳統﹗土家族的奶奶們都穿著傳統的衣服沿街叫賣自己手工編織的手繩和花環﹗ 在古城裡倘佯得差不多了,是時候展開今天唯一一個行程了:奇梁洞﹗奇梁洞本是一個苗寨,南宋年間,寨民與官兵交戰,結果寡不敵眾全軍盡墨於寨中﹗但這裡也是一個鐘乳石洞,其實在張家界附近的黃龍洞比這有名規模也大得多,可是因為時間問題,我們沒能去那邊,聽說鳯凰附近也有一個,反正小妹二人也沒看過鐘乳石,便去瞧瞧吧﹗ 奇梁洞在古城大約七公里的地方,沒有公車前往,坐的士是唯一方法﹗不過這裡的的士和張家界的一樣也是不打錶,小妹對此見慣不怪,殺價還價便是對付此最好也是唯一法子﹗ 站在南華門前的大橋上,小妹又要開展殺價大行動﹗ "去奇梁洞多少錢?" "30﹗" "20﹗" 小妹立刻還價﹗其實心裡的目標是25﹗ 此人不願,小妹便轉身向下一個目標進發﹗反正滿街都是的士,只要抱定決心,非25個大洋不上車,便一定會成功﹗果其不然,第三架車子,小妹便成功要價25個大洋,成交﹗ 奇梁洞離古城不太遠,大約十到十五分鐘車程就到囉﹗出門遠遊時,如非毫無辦法之時,實在極不願意坐的士,不過有時候,花點小錢坐坐的士也蠻爽的哦﹗ 這些天然鐘乳石洞通常深不見底四通八達,除了既定修建好的步道以外,切勿亂行,所以奇梁洞每半個小時安排一位導遊帶領遊客沿途講解遊覽。 這有十幾層樓高的溶洞入口,便如巨鱷般張開大口,走近洞口彷彿被吸入無底深潭的黑洞裡,導遊不必提醒我們,小妹二人也亦步亦趨也緊貼靠近,絕不離群﹗通常水總是往外流,可是奇梁洞此地,外面的江水卻是滔滔不絕地奔流入洞,像是被一股奇異的力量吸進去一般﹗ 以前只在書本上見過,小妹二人卻是第一次親眼觀看鐘乳石,超興奮的哦﹗進洞多久,天光照射不到,洞裡迅即黑暗無比,前方只有無數七彩小燈照射著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 所謂的鐘乳石,就是在石灰岩洞之中,含有碳酸鈣的水沿石縫滴下時,碳酸鈣沉積,經過萬年億年的累積增長,便形成鐘乳石。因為地形的變化,和水流方向不同的自然狀態,這些鐘乳石會長成千姿萬態奇型怪狀﹗ 石蓮花﹗這個懸浮在空中的巨型球狀鐘乳石,看似一朵倒轉含苞待放的花兒﹗ 因為只靠流水裡極微量的碳酸鈣化合物一點一點的累積,所以增長速度極其緩慢。而且不同地貌的生長速度也會不同,導遊說這裡的鐘乳石大概每一百年才增長一厘米﹗﹗﹗成長這一米多高的鐘乳石得好幾千萬年吧﹗ 光是第一個景點便叫小妹二人看得目瞪口呆直說誇張厲害﹗ 洞裡沒有照明的燈光,只在石壁之間巧妙地安插了不同顏色的小彩燈,頓時讓一片黑暗無光伸手不見五指的石洞蓬壁生輝,彷如進入另一個異象空間般,氣象萬千魑魅魍魉﹗ 洞裡有些地方極矮,可是視覺上看上去卻又像是極寬闊﹗那是因為地面有灘淺淺的水,水深不過一米左右,但因為極清極靜極平,洞中的一切皆仔仔細細地倒影在水中,彷彿水底又有另一個世界﹗洞越高倒影越深,空間感便越大﹗如果想看清楚洞頂的石紋,不必抬起頭,只要看看水底便一清二楚囉﹗ 就在這不知是天宮還是地洞的次元空間中走著,越走越深越走越遠,早己不知自己身在何方,只知道跟著導遊不停落後﹗驀然回首,才發現在隊伍的最後方不遠,原來有一位工作人員拿著手電筒緊跟著隊尾,以防有遊客跟不上落伍了﹗雖然有微弱的燈光,可是若迷失在此,感覺應該還蠻恐佈的吧﹗ 此時,導遊突然指在石壁上的一個小孔煞有介事地講解,這是一個傳聲孔。因為此處原是一個極隱密的苗寨所在,寨民都分佈在洞中各處生活,可是這裡四通八達岔路極多,相亙之間的通信應該蠻困難的。可是只要朝這個小孔輕輕地吹氣,便會如傳聲筒的效果一樣,一陣嗚嗚的低沉又響亮的聲響傳遍整個溶洞﹗﹗只要寨主發出不同的號令,便可傳遞不同的信息,如有敵人入侵便可迅速地讓寨民及時應戰或躲藏﹗ 畢竟洞中地形複雜,想要攻打進來也不是易事﹗ 一眾遊人對於這個傳說也半信半疑,有人便上前去試試吹氣,之後發生的事讓大家驚嘆得用力鼓掌不已﹗ 整個空曠的溶洞傳來低沉震耳的如號角般的嗚聲﹗像是四面八方都安裝了環迴立體聲的重低音喇叭一樣﹗其他人見如此奇妙也紛紛上前去試,可是不見得人人成功,原來想要吹響它還得有一點小技巧的吧﹗ 從石壁往下生長的叫鐘乳石,而因為往下滴的水而累積起來往上長的叫石笋。若同一個地方的鐘乳石和石笋能連接起來便叫石柱了。 別看這鐘乳石和石笋就便連成一線,光是這不到兩公分的距離,還得要一百多年才能連成一線﹗也就是說等我們這群人都化為輕煙了,它們還是未能相接,這就是所謂的"世界最遙遠的距離" 吧﹗你我近在咫尺,卻如天涯般無法觸及﹗ 今天我們也來當個小小探險家﹗在洞中隨著山勢忽高忽低,時而爬梯時而彎腰,踟躕而行﹗ 異象空間裡的冒險之旅,真的好好玩哦﹗大家都彷彿進入迷離森林之中,尋找著每一次新的震撼新的驚奇新的讚嘆新的感動﹗ 這片廣闊的空間,像不像耕耘中的梯田﹗ 圖中右邊的石蔓上有一段是由幾十條細細的石柱組成,據說以前還真有一位音樂大師上前去拔動彈奏一曲呢﹗可是後來去拔奏的人太多了,其中五根被弄斷了﹗即使是短短的一截也得好幾百年或上千年才長成的,所以現在己經嚴禁遊客去觸摸鐘乳石了﹗畢竟這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仙境,即使是再多的錢也修補不回來的﹗大家都應該好好地保護它們哦﹗ 越深入,鐘乳石的形態便越千變萬化,怪石嶙峋,瑰麗紛陳,蔚為奇觀﹗這些鐘乳石在石洞裡不見天日深靜幽藏了億萬年,日日月月年年,在洞中寂靜無聲地,只有微弱地細細水滴聲不停地流淌著,慢慢地滋長著。千萬年後,當第一個探險者來到,定為此景所震撼著﹗ 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 這奇梁洞雖然不是中國最大的鐘乳石洞,不過漫步其中也得一個半小時哦﹗ 從異境回到人間,小妹成功攔了一架出租私家車,25個大洋,坐著剛落地不到一個星期的豐田回古城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