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心中的每一面是放在每一個百子櫃内,不會長大的那一個,一定包括其中。或許是環境,可能是成長,思維改變,計劃有變,我們不得不把小朋友的那一面,儘力收藏到其他人都看不見;久而久之,我們的假裝像真度太高,高度連自己也相信,自己把小朋友的自己,丟失了。我們繼續那『成人』的生活,工作,家庭令自己確實相信自己已退去稚氣,直至那個晚上,聽到熟悉的旋律,你未有太大反應,但心中好像叫你,何不如去找找看?旋律越近,你越發現,那是帶有回憶的東西,你想,似乎,旋律會回帶似的:那是瘋瘋癲癲的你,完全沒有目標可言,那歌,是同學為你倆真摯的感情而彈奏,從此,你不再萬無目的,而是踏實地找尋自己所有的可能性;那是你玩具被搶的一天,你哭,他很是慌,決定彈奏這歌,是你想了他做很久的事,竟然在此時實現,你別過臉,你不想讓他知道,你臉上的笑容,是他只消數分鐘及一個旋律就被召回,你恨自己太容易屈服於他;這旋律,想起了似近還遠的他,大概,以後也很難令自己被他了解,畢竟,你是社蓄,他是追夢者,你孤獨,他被模拜,你只能從網上得知他的事,而他,壓根兒不知道你是誰!那旋律,把你帶進他的內心世界,一字一句,你彷彿明白他內心的想法,原來,他也是人,你和他很遠,但旋律告訴你,如果心中的小朋友同時一起拿出來,其實,你們,本質也是一樣。不打緊,我的小朋友,請繼續住在我心中的百子櫃,我相信每個櫃裏裝載著的,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