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 NHK電視台(谷町四丁目站)> 大阪城 > 天王寺(四天王寺前夕陽_丘站)>(難波站) 難波parks,寵物用品 由於是第二次到大阪,上次已參觀了大阪歷史博物館,那是個絕對值得參觀的地方。 印象最深刻是1:1的舊街道模型,以及各式小模型。由當中可以看到不同時期的大阪生活面貌。 模型製作很精緻仔細,像我這些甚少出門的鄉下人,可能是第一次見如此精緻的模型。 而考古工作的遊戲,讓我長知識了。絕對推介大阪歷史博物館。 NHK電視台,只有兩個小小展館室可供參觀。 據說如遇上拍攝時間,可以看到拍攝情況。 由於少看日劇,也沒什麼認識。地下的展館,很適合小朋友。 大阪城 大阪的地標?上次因為下大雨,而且時間不足,未有參觀。這次無論怎樣,都要去大阪城。 城的外面還有護城河,大阪城的建築依舊,光是在護城河外,環境仿佛進入古代。 植物、河水、古城建築。才是一個城市的文化氣息。 我想,中國的歷史不會比日本短,然而,為什麼中國就不能好好保育古建築? 以我淺陋的見識,八國聯軍等戰爭,被外國搶奪了不少文物;加上文革時「破舊立新」,對文化文物大肆破壞。 即使北京、南京等古城,也不見什麼「宏偉」的古建築。 北京故宮或許保留了外在建築物,但內裡卻完完全全失卻那種神韻,是因為要營利的關係? 讀書時,中史老師說,雖然外國攻打中國時,確實搶走不少文物,但或許,正因為他們,文物才得以「保留」下來。 不重視過去,不重視歷史,這一代就難以「根深蒂固」。 日本重視文化保留,書法、和服、茶道、古建築等等,加起來才成就了這樣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地方。 我眼光狹窄,我是「香港人」,但香港,還有多少的「根」可以存留下來? 寫本文的時候,正時灣仔大押清拆,般含道古樹被砍伐之時⋯⋯ 香港,還有「根」可以傳承下去嗎? (見戴頭盔,不排除把大阪城和二条城的照片搞混⋯⋯,年事以高,記憶衰退,多多包涵) 天王寺 同樣是宏偉的古建築,雖然我覺得可觀性一般,但既然來到大阪,總要看看一些居住城市沒有的風光。 宏偉的建築,部份地方是供拜祭所供奉先人所用,註明不是參觀地點。 這種能把古建築的傳統、實際用途,配合上觀光功能的方法,能讓這地方「活下去」。 天王寺「活著」,不只是因為它的建築古舊或特別,它同時保留著供奉先人的「功用」。 天王寺附近,也未見許多高樓大廈,仍是一個空曠的環境。 可能因為土地問題吧!香港總是把能蓋房子的舊式建築拆除,然後新建城玻璃幕牆的大廈, 最重要新房子尺價夠高! 久而久之,我們的城市,除了銅臭,再無法擁有任何文化氣息,再沒有任何空間讓文化傳承和發展。 特意拍攝這一張,古建築身後,出現了玻璃幕牆的高樓,但中間有點距離,步行大約15-20分鐘左右吧。 為什麼有些城市可以今古並存,在「發展」的時候,保留了原有文化。 而有個城市(香港),卻只是不斷的把一切變成玻璃幕牆的大廈,什麼也留不下來? 難波parks 在網上知道這個商場五樓有間寵物用品店,貨品種類很多。只為這個目的,商場沒有認真逛。 寵物用品店的寵物袋款式很多,但我已在心齋橋買了一個,所以沒有多買。 日本的寵物袋不便宜,但設計很好,很實用,也很時尚。 這裡的零食種類很多,我買了「日本黑毛和牛」liver cookie等零食給家中二犬。 Well, 犬是吃日本「國產和雞、牛、馬、鹿」等零食,而奴才如我,日常食物,多from China⋯⋯ 是同?不同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