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梅田空中庭園展望台、滝見小路 由於黃昏才到酒店,酒店位於西中島南方站,時間有限,選擇較近的梅田(梅田駅), 主要參觀梅田空中庭園展望台,以及位於地庫的滝見小路。 車站設有Information,職員能以英文溝通,並會提供簡單地圖。 一出車站,看到商場中央的廣場,人造的樓梯瀑布,附近有人坐著談天,感覺很舒服。 雖然,商場地是高樓大廈,但始終比香港空曠。 而以「水」作為佈置,我想可能多少有點降温作用,而且流水聲對人有「治癒」能力。 這是空曠廣場的一角。 如果在香港,我想大概這裡也會見縫插針的蓋一座商場吧! 說到底,空間不足,是土地供應問題?還是土地運用問題?還是既得利益者要賺到盡,不理香港人死活的問題? 在這裡,我只是稍作停留,但覺得呼吸很舒服,空氣很乾淨,我不禁貪婪的連作幾個深呼吸! 梅田空中展望台,能360度觀看大阪的景色,去的時候是夜晚,看到夜景也很美。 (收費成人800日元,但書上寫700,我有點不確定,大概這個價錢就是了) 雖然看過去高樓大廈同樣很多,但就是沒有香港的壓逼感。不知是隔離飯香,還是香港真的太擠了。 展望台有幾層,第一層是室內透過玻璃向外看,很難拍照。 有個小小神社,並有收費的求籤,日本人似乎很喜歡求籤,而且輸打贏要,求到不想要的, 聽聞只需綁在某個特定地點,寺廟會定時焚化。 同時亦有「心型鎖」刻字服務,可以掛於室外的頂樓一堵牆上。 對於這種賺錢的浪漫,沒什麼感覺,只能佩服想出來的人吧。 同一大樓地庫,是懷舊裝潢的滝見小路,也許年紀有點「資深」對懷舊的佈置總覺得有點親切。 雖然我不成長於日本,但看日本卡通片長大的我,還是覺得這種佈置有點親切就是了。 不只這裡,還有經過同樣以懷舊作佈置的美食街(food court)。 為什麼日本人就是可以花心思去把一事一物都做好,而香港,food court 應該是盡可能放最多的桌椅吧! 哪有空間去佈置?別說在food court設一個神社,放一架舊款車作裝飾, 這樣的空間,在香港應該是「地盡其用」,多放兩張枱。 也難怪香港人愛日本,先別說文化影響。 這種「生活的藝術」是香港缺乏的,「生活的空間」同樣是香港缺乏的! 這種「佔空間」的裝飾品,在香港,並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