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 清心看世界 Travel with my heart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withmyheart 近來打開Facebook都是台灣的消息,默默地關心這個地方,回憶那些細細碎碎的小日子,驀然發現自己對台灣原來有一份無以名狀的情愫。屈指一算,我只是去過台灣兩次,時間都不長,而且都是在北部。論對台灣的認識,很多人都比我多,吃喝玩樂的事情我也不是很了解。我喜歡的是台灣的生活,特別是在鄉間的生活。 還記得我到台灣打工換宿的時候,趁著周休日到了山下的鄉鎮去走走,完全沒有目標地閒逛。和煦的陽光帶來冬日的暖意,我在山明水秀的鄉間穿插,藍天之下處處都是翠綠的田野。不經意地走進原住民的部落裡,看到他們用簡單的壁畫裝飾了自己的家園,甚有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味道。而且兩度偶遇同一群正在休息的原住民,被他們熱情地邀請我一起聊天吃飯,好不寫意。 ▲ 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壁畫讓原住民的家變得更可愛 在自己打工換宿的泰雅族部落裡,生活很有規律而且充實,卻不會忙得讓自己感到壓迫,工作之中仍有一份閒適感。累了便坐在田邊休息,農夫會摘一個清甜的橘子給我吃,我可以看看天上白雲流動、聽聽鳥兒悅耳的歌聲,然後才繼續工作。午休時,當貓貓在木屋旁打盹,我就靜靜地坐在路旁看風景。這種簡單自在的生活,正正是香港比較缺乏的。 ▲ 午休時我靜靜地看風景,貓貓卻睡得正酣 即使回到城市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也不必花上很多錢才能享受生活。在書局裡找到喜歡的書,坐好幾個小時靜心閱讀;在街邊夜市買得到便宜又好吃的小食,然後慢慢享用,這都是生活裡一些簡單的小幸褔。在放慢腳步的同時,也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幫助別人、感謝他人、互相禮讓都是一些文明社會美好的特質,讓生活不至於被壓力、浮燥、怨恨、憤怒所淹沒。 ▲ 便宜的街邊小吃,是生活中的小確幸 這種生活形態能否一直延續下去,會否因著社會環境轉變而變質甚至消失,實在不得而知。但我看見很多台灣人始終深深愛著這片土地,對這個家有很多難以割捨的情感。新一代正在感染更多人思考未來的路向,建構心中美好幸福的家園,要求有更完善的制度、更民主自由的社會,在浪濤之中仍然持守信念,不離不棄,我覺得這正是台灣的希望所在。 如果台灣人都能夠做得到,那麼我們香港人為何不能多走一步,用雙手緊握自己的命運,努力保護我們美麗可愛的一面,為未來帶來多一點盼望、多一點幸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