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外旅遊多次,住在青年旅舍 (青旅) 的機會真是少之又少。當私人旅舍愈來愈多,不同房間不同價位不同格調,各具特色、任君選擇,青旅已無太大優勢。在香港,大部分青旅更位處郊區,山長水遠交通不便,大部分遊客寧可住在市區,去哪裡玩也容易。不過在拉薩,情況剛巧相反,旅舍就在市內的大路上,食肆商店超市網吧都在附近,也算不錯的。 第一次住青旅,選了最便宜的多人間的床位,卻怕人流複雜,較為不安全,於是小心翼翼把貴重物品收得很好,不敢太張揚。觀察了一段時間,同房的人從年輕的大學生到中年的男士都有,大多數都很友善,比較純良,也就沒什麼好擔心的。可是我在火車上聊天聊得太多了,來到旅館反而想一個人沉靜一下,況且同房的話題不是我杯茶,也就沒跟他們有太多交流。房間窗口向街,雖然白天人車較多,但晚上還不算太吵。最大的噪音反而來自晚上睡覺時份,仍在走廊高聲聊天唱歌看電影的人。情景就像別人在我家門口開派對一樣,雖然那裡確實是一個公共空間,但也要顧及他人,這樣做確實很惹人討厭。 步出走廊,兩邊的牆是滿滿的塗鴉 (難得沒人會阻止 =p),儘管字多圖少,寫得很隨意,沒什麼美感可言,卻滿載過來人的回憶,是這裡的特色之一。有人只留下「到此一遊」式的精句,也有人長篇大論,彷彿有寫不完的話;有人寫自己失戀後才過來「散心」,也有人寫自己在這裡覓得真愛;也有人似是即興作「詩」,寫一些莫名奇妙的「佛偈」。我這個後來者細看牆上的一字一句,自得其樂。 另外一個特色,是青旅門口的一大塊告示板。貼在上面的不是多少錢一晚、什麼時候要退房、景點推介之類的,而是一層又一層的徵旅伴通告,數量之多真的很驚人!有的是組隊拼車 (共乘同一輛四驅車) ,清楚寫著幾號出發、去哪裡、還需要多少人、聯絡方法等,也有人是來「求撿」,只留下想去的地方和聯絡方法,希望覓得同路人,分擔旅費。事緣西藏實在太大,景區之間相隔甚遠,也不一定有公車,租車同遊是其中一個盛行的方法,能夠一次過串連各個景點,中途還可以停一會看風景和拍照,比坐公車要方便靈活得多。雖然現在網絡發達,在網上找伴可能會更快,但傳統的方法仍然通用,不少人即使不是住在這裡,也會過來碰碰運氣呢! 我住在這裡的時間很短,有點抱著過客般的心態,寧可早出晚歸四處走,也沒有主動認識什麼人,談不上有什麼很難忘的印象。然而每天早上出門,抬頭看看在中庭上飄揚的五色經幡,看看背後彷彿伸手可及的藍天,不期然有種「新一天的生活就從這裡開始」的踏實感,心情格外舒暢。我想這就是上天送給我最好的歡迎禮吧! 原文連結: http://alfredk.pixnet.net/blog/post/174575709 ~如你喜歡,請給我的Page一個Like/讚,分享給朋友們啊!謝謝~ My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withmy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