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一輩”的認知裏,“不吃鹽會沒有力氣”。因此,爺爺奶奶帶娃時,常常用饅頭蘸菜湯餵給寶寶。這讓一些年輕爸媽難以接受,甚至引發家庭矛盾。寶寶對鹽的敏感度遠高於成年人,父母應該根據寶寶的月齡或年齡,適時、適量地添加食鹽。那麽,寶寶多大才能吃含鹽的輔食?我們又該如何說服長輩給孩子“科學用鹽”呢?一、鹽≠氯化鈉鈉是人體必要的元素,參與水代謝,調節酸堿平衡,維持正常血壓和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等。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給出了各個年齡段寶寶的鈉需求量:怎麽換算呢?1克食鹽(1個黃豆粒大小)就相當於400毫克鈉[1],而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1歲以下的寶寶如果每天吃上1克鹽,鈉攝入量就超標了。當然,攝入鈉並不等於吃鹽,很多食物都是鈉的來源。我們按寶寶的飲食特點逐一分析。1、0~6月齡提倡母乳餵養。100毫升母乳中含有16毫克鈉。0~6月齡的寶媽日泌乳量為500~1000毫升[1],就相當於80~160毫克鈉。只要奶水充足,就能滿足寶寶的鈉需求。另外,寶媽吃得鹹,奶水的含鈉量也會增高。如果奶水不足,也不用擔心,可以選擇添加嬰兒配方奶粉。寶爸寶媽可以留意一下配方奶粉(適用於0~6月嬰兒)的營養成分表。我們隨機挑選了一款奶粉,可以看出,每100毫升奶粉中含有17毫克鈉,略高於母乳。因此,6個月以下的寶寶是不需要額外添加鹽的。 2、6~12月齡寶寶寶寶在6個月以後,能吃輔食了,獲取鈉的機會就更多了。比如:1個雞蛋中含有71毫克鈉、100克瘦豬肉中含65毫克鈉[1]。拿寶寶經常吃的輔食舉例:由此可見,每種食物中都或多或少含有鈉,再加上從母乳或者配方奶粉中攝入的鈉,基本能滿足寶寶的需求,也是不需要額外加鹽的。3、1歲以上膳食指南指出,寶寶在1歲以後,飲食中就可以添加食鹽了,但要避免腌制、鹵制、重油、高鹽、高糖等重口味食物,以養成清淡的飲食習慣。另外,家長還要註意“隱藏鹽”的攝入。我們仍然隨機挑選了一款兒童肉松,來看看它的營養成分表。不難看出,100克肉松中的鈉含量高達680毫克,是瘦豬肉的10.5倍,可見其鈉含量之高。因此,家長們在購買加工食品的時候,一定要關註營養成分表。如果發現鈉占比高於能量占比,就說明鈉含量是比較高的,最好少給孩子吃或不要吃。就拿這個肉松舉例,它的能量占比是23%,而鈉占比是34%,屬於高鈉產品,要控制攝入量。二、寶寶吃鹽過多有什麽危害勸說長輩,有個小技巧——告訴他們,這個食物對寶寶不好。年輕爸媽可以掌握這3點,輕松說服長輩少放鹽。1、口味重可能導致挑食、偏食長輩們會覺得,鹽是百味之首,食物缺了鹽就似乎少了靈魂。他們還常說:“有味道,寶寶吃得才多”,借機給輔食中放鹽。事實上,如果寶寶從來就沒有嘗過鹽的味道,就不會對之“念念不忘”。而且,寶寶的味覺十分靈敏,加鹽過多,反而會使寶寶對食物本身的味覺感知發生偏差,對“重口味”食物產生依賴,時間長了,就容易養成挑食、偏食的壞習慣。圖片來源:站酷海洛2、導致鈣質流失,長不高,吃壞腎這樣說,其實是有點誇張的,但為了寶寶健康,可以適當嚇嚇老人。事實上,腎臟每排出2300毫克鈉,同時還會丟掉40~60毫克的鈣[2]。而攝入的鈉越多,經過腎臟排出的就越多。寶寶腎臟發育還不成熟,攝入過多的鹽會增加腎臟負擔,並且會增加鈣的流失,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骨質疏松、腎結石等疾病。另外,有些寶寶個子矮小也和鹽過量有關。3、誘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有研究表明,高鹽飲食與兒童高血壓之間存在聯系。每天減少攝入40~50mmol鈉,也就是相當於2顆半到3顆黃豆的量,持續36個月就可以降低血壓[2]。也就是說,吃鹽多,血壓也會相應升高,而高血壓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三、是不是越晚給孩子吃鹽越好呢說到這裏,可能有的家長會有疑問:吃鹽有這麽多危害,那麽是不是越晚給孩子吃鹽越好呢?其實也不是,我們現在吃的都是加碘食鹽,如果過晚給寶寶加鹽,可能會導致碘缺乏。碘攝入不足會影響孩子的身高、智力發育,還可能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克汀病等碘缺乏疾病。重要的不是不給孩子吃鹽,而是在合適的時間,吃合適的量。圖片來源:站酷海洛敲黑板,劃重點!1歲以內的寶寶,可以從天然食物中獲取足夠的鈉,不需要額外添加食鹽。1~3歲的寶寶,盡量少吃鹽,每天的攝入量不要高於1.8克。有利於養成清淡飲食的好習慣。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可以和家長們吃一樣的飯菜,家長在準備食物的時候,盡量少放鹽。《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要求成人每天攝入食鹽6克,相當於1啤酒瓶蓋的量。如果是有1~3歲寶寶的三口之家,1天的鹽攝入量不應該高於13.8克,我們可以在家裏準備鹽勺,嚴格控制攝入量。尤其是喜歡吃鹹菜、腐乳、鹹鴨蛋、梅幹菜等含鹽量高食物的家長們,不如趁著給寶寶吃清淡食物的機會,也改掉“重口味”飲食的壞習慣。另外,家長在選用加工食品時,一定要註意營養成分表,鈉含量高的食物要盡量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