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案的兩名犯罪嫌疑人為了搶劫錢財,在湖州織里先後殺害一家三口和一名旅客,造成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22年後,兩名兇手,一人漂白身份後成為作家,一名已成為企業主,但是終究難逃法網。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已經抓捕到位。 22年前的那個冬日淩晨,他們到底幹了什麼?隨著專案組的通報,真相終於浮出水面。 前情提要―― 1995年11月29日淩晨,湖州市織里鎮晟舍村一飯店旅館內發生一起搶劫殺人案,旅館老闆一家三口及一名住客被兇手殘忍殺害。 真相大白―― 冬夜淩晨,旅館老闆一家三口及一旅客喪命 22年前,互聯網遠未普及,很多事件的傳播需要時間的累積。以至於現在以各種關鍵詞檢索,都找不到任何和這起特大搶劫殺人案的相關新聞報導。 但在參與辦案民警的記憶里,當年這起惡性案件猶如一顆“重磅炸彈”,震驚了浙江警隊,也在社會上引發不小的波瀾。 1995年11月29日淩晨,織里鎮晟舍村,響亮的警報聲劃破了這個冬夜裡的平靜。當地一家旅館發生命案,民警趕到現場後發現,旅館老闆閔某生、老闆娘錢某英、老闆孫子閔某及旅客於某峰4人被殺害。 其中老闆閔某生、旅客於某峰死於旅館的203房間,老闆娘錢某英、老闆孫子閔某死於202房間。經法醫鑒定,4名受害人均被鈍器擊打頭部致死,作案手段十分殘忍。案件被定性為搶劫殺人案。 案發後,湖州市、區兩級公安機關,迅速抽調全市刑偵骨幹參戰,成立專案組,全力開展專案偵破工作。省公安廳也派出刑偵專家協助湖州公安機關破案。 住店兩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但均“人間蒸發” 專案組成員經過地毯式的調查走訪,對住宿旅店的旅客、旅店周邊的居民以及織里鎮周邊該時段過往車輛的駕駛員等證人及可疑人員一一進行了詳細詢問。 根據走訪調查等情況,警方發現11月28日和29日在該旅店住宿的兩名男性旅客有重大作案嫌疑。 然而,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後,趁著夜色迅速逃離,彷彿“人間蒸發”。不過,警方在命案現場提取到了包括毛巾、指紋、鞋印等大量痕跡物證,並對犯罪嫌疑人進出軌跡、作案過程及案犯特徵進行了準確刻畫和現場重建。 翻譯社,搬家,搬家公司,台北搬家,自助婚紗,婚紗,婚紗攝影,禮服,徵信社,外遇,抓姦,感情挽回,離婚證人,免費法律諮詢 這些認真細緻的勘查、排摸、走訪,為案件的最終破獲埋下伏筆。 重啟偵破,輾轉10省份追兇 “1995.11.29”織里晟舍搶劫殺人案發生後,可能很多人的記憶里慢慢淡忘這起案件,但湖州警方對案件偵破工作從未放棄。 數次啟動案件偵破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可惜的是,限於當時偵破條件和科技手段,案件一直未獲突破性進展。 今年,湖州市公安局再度重啟該案偵破工作,成立了專案組,並下設重要線索查證組、物證蒐集檢驗組、大數據後台支援組、重點地區調查組等專業小組,全力以赴開展案件偵破工作。 偵辦期間,省公安廳對案件偵破工作給予全方位的指導和支持,專案組先後趕赴江、浙、滬、皖等10餘個省份蒐集證據資料,入戶調查600餘戶,走訪排摸2000餘人。同時,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到案件偵破中來,積極提供案件相關線索,尋找案件新的突破點。 經過湖州公安機關2個多月的偵查,今年8月10日晚案件獲得重大突破,警方鎖定一名犯罪嫌疑人,劉某彪(男,1964年出生,安徽南陵縣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8月11日淩晨,專案組在安徽南陵將劉某彪抓獲。 經突擊審查,專案組獲悉該案的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汪某明(男,1953年出生,安徽省南陵縣人)居住在上海。專案組又馬不停蹄地趕赴上海將汪某明抓獲。 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均對作案經過供認不諱。 潛逃多年,嫌犯竟“漂白”成作家和企業主 背負命案的嫌犯潛逃後,大都隱姓埋名或改頭換面,低調處事企圖逃避“法網”,然而這2名嫌犯卻各自上演了一出“變形記”。 犯罪嫌疑人汪某明落網前在上海開辦了一家企業,而犯罪嫌疑人劉某彪竟“投身”文壇,成為老家知名的作家。 一篇刊發於2014年的報導顯示,劉某彪曾在當地多家報刊雜誌上發表過小說、散文、隨筆等文學作品200餘萬字,還獲得過一定“份量”的文學獎,當地甚至為他的作品舉辦過一場研討會。 在他發表的作品里,其中一本書名為《水滸系列之:行者武鬆》,作者筆名叫“晨風清揚”。 兇犯落網既是對死者的告慰,也解開了參與辦案民警多年的“心結”。 湖州已退休多年的警隊領導毛正榮激動地發來短信說:當年此案影響很大,如今得以破獲,沉冤昭雪,大快人心!作為一名老公安,甚感欣慰。為湖州公安點讚! 參與專案組辦案的50多歲老民警宋榮根感觸也很深,“22年前我參與了的案件偵辦,這次又參加了專案組,案件的破獲,對我來說是了卻了作為一名警察沉積於心中多年的願望。” 小新推薦 歐洲移民危機怪中國橡皮艇質量太好?國產橡皮艇:這個鍋我不背! 已連續有人中招!回到家這個動作一定要做,否則全家可能有危險... 原標題:《22年前震驚浙江的滅門慘案告破!嫌犯一個成了知名作家,另一個成了公司老總……電影都不敢這麼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