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日本核污染水排海48小時! 8月24日13時,小日本不顧全世界人民的反對,悍然將核污水排放入海,當天即排放7800噸,拉開了“排毒30年”的序幕。 如今,距小日本排毒入海已逾48小時。其間各國、各界、各民族反應不一,支持或反對,關心或冷漠,謊言或真相,上演了一場“眾生相”。 24日13時,排汙後第一時間,福島海面出現兩種顏色。東電即表示,已經在排污口附近開展監測,相關數據計畫在日本時間8月25日下午公佈。 25日,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和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分別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舉行線上會談。 林芳正聲稱,“對國際原子能機構常駐福島這一強烈訊號表示感謝”。格羅西則聲稱,國際原子能機構將作為所謂“國際社會的眼睛”,“直到最後一滴排放完都會保持參與”。 8月25日,棒子國總統尹錫悅起了個大早,幹啥呢?攜夫人來到首爾一菜市場,特意挑選了一條自日本進口的鰻魚,還坦言,要回家把它做成美味的菜肴。 同日,韓國總理韓德洙對韓聯社表示,世界各地專家的共識是“當前形勢下,只要按照科學標準和國際程式處理和排放受污染的水,人們就無需過度擔心”。韓國海洋水產部長官趙承煥則稱,日方決定排海在所難免,韓方“別無選擇,只能接受”。 還是同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表示,“日本的過程安全、透明、有科學依據,美方對此感到滿意,我們歡迎日本繼續保持透明度以及與原子能機構和其他地區利益攸關方的接觸。” 美國政府、韓國政府、日本政府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排汙入海一事紛紛表達支持或曖昧觀點,似乎排汙入海一事十分正當,或至少也是具備相當合理性。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同樣是這48小時,世界還展現了另外一面 8月24日日本排放核污水當天,多個環保組織不信任東電公司監測,自帶儀器前往現場。臺灣原住少數民族代表朱王碧玉發表抗議聲明,批評日本政府侵犯人類利益。 再看看日本“小弟”棒子國 25日,日本地理相近的韓國釜山、蔚山和慶南地區相繼舉行集會和示威活動。由30多個公民團體組成的“阻止核污水排海的慶南行動”在慶南多地舉行集會抗議,當地漁民等300多人將參與。反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釜山運動本部等也在釜山各地舉行示威。 唉!有理哥真不知道,韓德洙口中所謂的“科學標準和國際程式”從何而來。 綜合媒體報導,全世界有正義感的科學家無不對小日本“排毒入海”和所謂的“多核素處理”系統持否定態度。而且小日本為了得到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所謂排海“通行證”,不惜行賄100萬歐元。不知韓德洙是聾了還是瞎了,不然,怎麼能對這些事實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呢? 韓國海洋水產部長官趙承煥則稱,日方決定排海在所難免,韓方“別無選擇,只能接受”。可惜的是,韓國民眾用行動再次打臉。 8月25日,韓國1000多民眾集會,在總統府面前遊行示威,要求政府與小日本交涉,反對“排毒入海”;50多名年青人還進入日本駐韓大使館,懸掛寫著“大海不是日本的垃圾桶”、“立即停止排放核污染水”的橫幅。 而棒子國政府不但不積極回應民眾關切,反而逮捕了16名示威的民眾。不得不說,為了替小日本“排毒入海”背書,老尹政府將“媚日”行徑做到了極致。竟然拿韓國民眾“開刀”,如果小日本再不“領情”,可真是說不過去嘍。 暗藏禍心的米粒國 眾所周知,如果沒有“幹爹”山姆大叔撐腰,小日本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排毒入海”。 2021年4月14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對日本決定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將排入大海這一決定表示支持。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推特上發聲,對日本這一行為表示感謝。 2023年8月15日,布林肯又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公然宣稱,“日本的計畫是安全的,符合國際標準,包括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標準,我們感到滿意”。 25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表示,“日本的過程安全、透明、有科學依據,美方對此感到滿意,我們歡迎日本繼續保持透明度以及與原子能機構和其他地區利益攸關方的接觸。” 8月22日,美媒《紐約時報》刊文“日本福島核污水排海在全世界開啟惡劣先例!”稱,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是在一個既不完全透明,也沒有讓國內外重要利益相關者充分參與的過程中做出核污水排海決定的。這為可能長達數十年的不信任和爭論埋下了種子。日本可以肆無忌憚地傾倒放射性污水,那麼其他國家還有什麼理由不這樣做呢? 要說美國政客在小日本排海這件事情上是“壞”的話,美國媒體的表現只能用“更壞”來表達。 為什麼這麼說?它在為米粒國更大規模的“排毒入海”做鋪墊。 1946年至1958年,美國曾在馬紹爾群島進行67次核武器試驗,直到現在馬紹爾群島還有一個“水泥棺材”,封存有8.5萬立方米的核廢料。專家警告稱,隨著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這些核廢料必將流入海洋。 還有一個細節值得說一下。米粒國一邊向國際社會表示小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入海不會造成對海洋的污染,可是自己卻私下減少對日本水產品的進口。 據日本農林水產省數據顯示,美國是今年上半年減少進口日本農林水產最多的國家,主要減少的三種食品主產地均處於核污染水排放影響區域。 眾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向小日本說“NO” 8月22日,綠色和平組織發表聲明譴責日本政府的決定無視科學證據,侵犯了日本與太平洋地區民眾的人權。 23日,瓦努阿圖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馬泰·塞裏瑪雅呼籲,太平洋地區需採取強有力的行動抵制日本這一行徑。 斐濟非政府組織人權聯盟發表聲明說,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染水侵犯了太平洋地區所有民眾的人權,此舉將對海洋生物以及依賴海洋資源的亞太地區人民的生計構成巨大威脅。 菲律賓金磚國家政策研究會創始人勞雷爾表示,日方悍然將核污染水排海是對人類未來的極大不負責。 澳大利亞知名時政評論人士戴若·顧比對媒體表示,核污染水排海並非理想選項,日方對安全聲明若真有信心,或許該將核污染水排放到本國陸地水源中。 中國政府堅持一貫的立場 中國政府對小日本“排毒入海”的錯誤做法歷來是堅決反對的。針對日本不顧國家社會一致反對,悍然於24日啟動“排毒入海”的惡劣行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分別於8月22日、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單方面強行啟動福島核事故污染水排海,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中國政府一貫堅持人民至上,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食品安全和中國人民的身體健康。 8月24日,中國海關部署發佈2023年第103號(關於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的公告)。同日,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宣佈停止進口日本福島等相關10個縣的水產品。 25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參加聯合國同太平洋島嶼論壇的合作決議討論時表示,日本代表在發言中以及日本政府近來的表態中,一再援引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評估報告。事實上,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在報告前言及相關記者會上一再強調,排汙入海是日本政府的國家決定,機構報告既不是對這一政策的推薦,也不是背書。 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沒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應該排海。 這下,小日本座不住了。26日,日媒《讀賣新聞》宣稱,針對中方措施,日本政府將開展“外交攻勢”,與“支持排海”的國際原子能機構以及其他國家合作,以達成“孤立中國”的效果。 對小日本這種不知死活的表態,有理哥奉送四個字---癡心妄想。 政治小丑登臺為小日本“背書” 要說核污染、核輻射的危害,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比小日本體會深刻,畢竟人家在1945年8月6日、9日親身體驗了一把的喲。不過,還有人也想體驗一把。 2023年6月12日,韓國總理韓德洙在接受國會質詢時稱,日本福島核污染水如果進行科學處理、符合標準,那麼我“可以喝”。 雖然日本說排放入海的核污水已經“無害化處理”,但現實很打臉。就下圖測量的輻射值分析,“有害”是鐵定的事實。哈哈,不知韓德洙現在敢不敢“來一杯”。 8月25日,棒子國總統尹錫悅起了個大早,幹啥呢?攜夫人來到首爾一菜市場,特意挑選了一條自日本進口的鰻魚,還坦言,要回家把它做成美味的菜肴。不過呀,韓國民眾也不是傻子,有線民就吐槽稱:小日本昨天才“排毒入海”,這個時候的日本進口魚根本還沒有被污染,你(尹錫悅)有種一百多天之後,再吃日本進口魚試試? 除了以上二位,還有人也揚言要試試小日本的“核魚”。誰呀?米粒國駐日本大使。 8月23日,米粒國駐小日本大使伊曼紐爾對日本共同社表示,他計畫8月31日前往福島縣相馬市訪問,並計畫品嘗當地海魚。網友諷刺稱,“多吃點,最好能現場直播,而不僅僅是嘴上說說”。 以上三人都是很聰明的,最多耍耍嘴皮子,表明態度而已,這是政客的常玩的小伎倆,誰也不會當真。 眾所周知,小日本排放入海的是“核污染水”而非經過技術處理的“核廢水”。海洋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日本單方面決定將核污染水排海的行為無視公共利益,向全世界轉嫁核污染風險,極其自私自利、不負責任。 小日本的惡行不僅人神共憤,就連地地球、海洋也用實際行動表達了“憤怒”。說兩件小事吧。 第一件,2023年8月25日19時12分,小日本岩手縣以東海域毫無先兆的發生4.3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39.5度,東經143.55度。 第二件,據媒體報導,今年第10號颱風正在大海成型,根據世界各國氣象臺的預計,10號颱風正以3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向日本“進軍”。按照目前各國的颱風預測路徑,此次颱風的終極目標---日本福島。 如果說這是上天對小日本的報應,這也來得太快了點吧。也許是地球、海洋實在看不慣小日本的惡行了吧,小夥伴們說呢!哈哈… 小日本---你記住了: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 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