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哈利波特》電影系列前後橫跨10年是主角的成長紀錄,那麼《Before》電影系列橫跨18年可以稱得上是主角的傳記了!從《Before Sunrise》(中文譯名:《愛在黎明破曉時》)於1995年上映,主角還帶點青澀的樣子;至《Before Sunset》(中文譯名:《愛在日落巴黎時》)於2004年上映,兩人的樣貌已變得成熟;到2013年上映的《Before Midnight》(中文譯名:《愛在午夜希臘時》),男女主角已是老夫老妻的模樣了。 常常覺得一套好的電影,是不應該有期限的,就算是十幾年前的電影,現在看也不會覺得過時,《Before》系列就是這麼一套經典。如果要簡單評論這三部曲,我會說是好比愛情的心靈雞湯,透過男、女主角之間的對話,闡述人與人的相處之道和愛情觀,往往令人感受甚深。 第一部曲《Before Sunrise》 整套電影發生在一天之間,在日出前結束。男、女主角相識在火車車廂內,並決定結伴同遊維也納,在天亮前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導演運用對話式的敘事手法,全程透過男、女主角的對話推進劇情,卻一點都不覺得悶,反而更真實,他們談論人生、談論愛情,正正是每一個人都曾經經歷的。 第二部曲《Before Sunset》 承接上一套,男女主角於多年後在巴黎重遇,但由於男主角要趕飛機,所以二人只有日落前的兩三個小時相聚。電影沿用對話的拍攝手法,男女主角再見還是有講不完的話題,談談各自的生活,也談談作為成年人的無奈。結局含糊地完結在二人聽着音樂,男主角若有所思地看着女主角在跳舞,但沒有提及他最後有沒有趕上飛機。 第三部曲《Before Midnight》 來到最終章,一開始就講述男女主角結婚多年,才令觀眾恍然大悟,推敲出上一套的結局:男主角沒有趕上飛機,而是選擇留在巴黎。正如我們的人生一樣,男女主角的婚姻並不是故事的結局,所以導演繼續拍出二人的婚後生活,同樣用對話的方式交待。活了大半人生,男女主角的愛情觀也有所改變,已不是年輕時期追求的激情,而是要學會如何與另一半共度餘生。 《Before》三部曲絕對是我最喜愛的經典電影之一,雖然現在才看是有點遲,但電影有時也像紅酒一樣需要沈澱,我想我若十年前看也不會有如此深刻的感受,現在看反而那麼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