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琴晚去飲,今次生果環節係橙(完整一粒)。通常呢啲時候,年輕人都會選擇唔食,而媽媽級既就會選擇打包返屋企。但今次有啲唔同,因為拎走曬啲橙既,係我朋友。 同C9搶野,未死過? 佢唔係唔怕死,而係因為佢想拎啲橙去派俾露宿者。由於琴晚太夜,所以佢拎住一袋二袋既橙返左屋企,今日再拎返出黎派。 今日大約黃昏時間,我地四個跟住佢一個,去到觀塘碼頭。係對面馬路時,佢叫我地收埋啲橙係個袋到先,一陣傾完先再俾佢地。 原來,露宿者對於機構、社工對佢地既關心已經好熟悉,佢地知道只要聽你講野,佢地就可以得到物資。如果想真正同佢地做朋友,關心佢地既話,最好就傾完計,friend左,先再扮「咁岩」有個橙,又「咁岩」可以請佢地食。咁樣,就有會減輕「我聽聖經,你派物資」的感覺。 黃昏時間,係觀塘碼頭既露宿者幾乎係冇,只見到一間間「空屋」,同埋黎搭船睇海約魚既人。終於兜左一陣,俾我地見到一個將啲雞骨放緊入鐵籠既疑似露宿者,朋友走過去了解。原來,佢係呢到其中一名露宿者,叫勇哥。佢係一個五十幾歲,黑黑瘦瘦,著住T-Shirt,牛仔褲既男人。 勇哥將啲雞骨放入鐵籠係為左捉老鼠。佢話,呢到一到夜晚就好多老鼠,咬爛曬佢「屋」入面啲衫同布,仲食曬佢啲野食。我真係聽到嘩嘩聲。觀塘碼頭隔離就係海濱公園,有時夜晚都會同朋友過黎吹下水,食下野。一諗起原來附近有咁多老鼠一齊玩,真係人都癲。 而更重要既係,你又點會估到佢地會自己整一個捕鼠器,而呢個捕鼠器,一晚仲可以捉到十幾隻老鼠,捉完就掟曬佢地落海消滅佢地。 勇哥同我地講,佢今日咁岩放假,所以先會係到出現。而其他露宿者因為天氣熱,通常日頭就出去行,到夜晚八點幾食埋飯先會返黎。而有關佢既「鄰居」:有個係老婆爛賭,輸錢,八十幾歲仲要去返工賺錢,仲要俾老婆趕出街訓;有一啲係吸毒既無業游民,仲有一個二十幾歲既人。 留心睇,你會發現佢間「屋」係真正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應有盡有,佢連電話都有幾部。你可能會奇怪點解一個露宿者可以。傾落先知,原來佢係有正職,清潔部主管,月入大約兩萬。佢仲話已經排到公屋,下個月就上車。 我地唔知佢屋企有咩人,都唔知點解一個月入約兩萬既男人,點解會成為露宿者。但從勇哥身上,我地可以知道,露宿者都有佢地自己既生存方式同露宿既原因。 雖然都係訓街,但唔代表所有露宿者都係無業遊民、無用、甚至低人一等。冇人有資格去睇低佢地,亦唔需要可憐佢地。因為佢地分分鐘比我地收入更多,生活更無憂更自由。佢地要既,唔係我地自以為既關心,而係一份平等既尊重。當然,你可以選擇同佢地做朋友,了解佢地真正既需要,再從旁幫助佢地,但絕對唔係施予。 好記得勇哥話: 「我一日做兩更,十七個鍾,靠自己賺錢。我唔會去拎綜援。」 我對拎綜援既人冇意見,但我欣賞勇哥這種靠自己、努力生活既態度。你可能會話佢月入約二萬,洗也拎綜援。唔好意思,留意返,佢一日做足十七個鍾清潔,用勞力同汗水先可以咁。 香港有七百萬人,七百萬人有七百萬段經歷,七百萬段經歷會引申出七百萬種生活方式,而每個生活方式,都有佢地獨特的故事。 露宿者只係代表一個名詞,唔應該對佢地有過度既前設。有人露宿,可以純粹因為未上到樓。有人露宿,可以真係冇能力上樓,甚至放棄自己,放棄生活。先了解,再針對佢地既需要作出相應既幫助,比起盲目咁去關心同物質上支持佢地來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