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得雪白的門板上鑲滿金黃的雕飾,走進大門,彷彿穿進任意門般,轉瞬間回到十七世紀法國宮廷的奢華。一間間令人驚訝瞪目的大廳,滿佈一型壁畫,金色雕飾,水晶吊燈。如同皇帝生前般攞放著。 曾經共同存在在那個叱吒風雲一時的年代,如今景物依舊,人面全非。 曾經高高在上,萬人膜拜,如今化作輕塵隱於世間。 曾經是貴冑獨尊之地,如今世人隨意出入。 曾經為花期的短暫而嘆息,如今人面不知何處,桃花依舊笑春風。 世上絕大多數的人都平平淡淡地過了一生,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但他留下了這座宫殿,這幅畫像和自己的名字 ---- 路易十四。 1668年他把路易十三的狩獵小屋擴建成為現在的宮殿,還把行宮從巴黎的羅浮宮搬來這裡,他重新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皇宮,他也為自己打造了第一隻男人用的 “高跟鞋” ﹗他成為法國最著名的一位皇帝之一。 早己斑駁的窗櫺上,黃金窗扣依然散發著它曾有的輝煌,窗外的宮殿和花園透露著它的氣度。 沒有想像中寛闊的 “大鏡廳” La Galerie des Glaes ,吊滿一盞盞水晶燈,一扇扇落地大玻璃窗外是凡爾賽宮最壯麗的花園,另一面牆上則滿了17面與玻璃窗相應的大鏡子,為的是讓背窗而坐的貴族們也能透過鏡子的映照欣賞身後窗外的美景。真是好貼心的設計。 17世紀,皇帝和貴族們在這裡跳了一支又一支圓舞曲,在自己的世界裡歌舞昇平; 1919年,這裡簽定的<凡爾賽條約>結束了第一次世紀大戰,讓外面的世界歌舞昇平。 高貴清雅的花紋,厚重的頂蓬是王后的睡床,她把自己圍在一個花花世界裡。 議事廳裡大大的戰爭壁畫,是否讓皇帝和大臣們更有不可一世的自信。 大大的壁爐裡,厚重的原木燃燒的洪洪烈火溫暖了一室貴冑,如今熏黑的壁爐裡冷冷清清,曾經的浮華盛世也不過過眼雲煙,柴會燃盡,火會熄滅,王朝會終結。 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結束了波旁王朝,終結了法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三年內亂後,一位年僅26的年輕軍官將成為法國第一共和國的最高統治者。 或許你不認識路易十六,或許你不瞭解法國大革命的由來,但你一定認識這位年輕軍官 ---- 拿破崙。 不知為甚麼很喜歡拿破崙一世 (後來還有二世﹑三世),喜歡他的魄力﹑自信﹑才幹﹑智慧﹑謀略,雖然他慘遭滑鐵盧,但仍是我心中頂天立地的英雄。 雖然被流放死於聖海倫娜島上,但1840年,在他去世19年後,巴黎人還是把他迎回了巴黎,至今他的棺木仍安放在巴黎的傷兵醫院的金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