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閑適的奧維小鎮,若不是梵高在渡過了生命的最後時光,一定還是那純樸的鄉郊小地方,絕不會有世界各地的梵高迷想來探訪。 連市政廳都是小小的,模型似的建築,屋頂尖塔上的銅鐘足以敲醒沉睡的小鎮。 雖然只在這裡待過兩個月,但嗜畫如命的梵高還是把他的所見所感細細畫出。在這裡他畫出了80幅畫﹗ 為了方便觀光客,奧維村政府把梵高的畫印在鐵板上放在景點前。 在市政廳的對面,有一間的小小的哈霧旅館,Auberge Revour 梵高到奧維後,嘉塞醫生曾為他介紹一間每日6法郎的客棧,但他覺得若是一個人住,3.5法郎就很足够了,而且這裡也提供膳食。 梵高專職創作的十年來,每月都是弟弟從巴黎寄100法郎給他作生活費和買畫具。 他也把所畫的畫全都寄給弟弟的畫廊裡寄賣。無奈畫總是賣不出去﹗對於自己成為弟弟的負擔他也覺得很無奈﹗ 梵高說:“對於金錢我沒有太多奢求和興趣,只希望能不要負債就行了,雖然我相信總有一天我的作品可以賣出去,但進度好像太慢了,每當我想到自己不停花錢,但卻沒有為弟弟帶來任何進帳,令我感到十分沮喪﹗” 那麼費盡心思,用盡全身力氣與病魔搏鬥,創作的作品卻沒有人欣賞,怎不教梵高絕望﹗ 梵高在奧維沒有甚麼朋友,嘉塞醫生是唯一了解他的人,梵高常常穿越小小的山道來到離哈霧旅館半小時路程的醫生家裡作客。 嘉塞醫生不像其他人認為梵谷是個精神分裂者,他在梵高死後,寫信給梵谷的弟弟西奧:“我越想就越肯定文生是個偉人,沒有一天我經過他的畫前而不趨前注視﹗” 嘉塞醫生對梵高的了解和欣賞對梵高來說是他生命中最好的鎮痛劑。 站在嘉塞醫生的故居前,鋪滿沙石的小樓梯後樹木一如117年前繁盛葱郁,彷彿間,看見梵高的身影從身旁經過。 在沙礫清脆聲中走進他心靈的治療室,屋裡的一切一切,庭院的芳草一如1890年的五月天般美好。 117年前的5月31日,梵高來過這裡﹗ 拿著在哈霧旅館後的Information centre 拿來的奧維小地圖,有中文的哦﹗沿著鄉間幾條簡單的羊腸小道,一幅一幅,一步一步尋覓踏訪梵高走過的道路,跟著他的身影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