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得不面對這個話題。例如,現在做一個簡單的調查,你們中有多少人的親戚或朋友被診斷為癌症?事實上,有時候我覺得這個調查應該反過來做。有多少人周圍沒有這樣的人?我相信它幾乎等於零。我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系。在我從美國杜克大學獲得癌症生物學博士學位後,我在美國一家領先的制藥公司工作了很多年。我一直在研究新的抗癌藥物。 對特定的病人確實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對一些對KRAS或者BRAF的基因突變患者,效果很好。這種方式能夠殺死癌細胞,讓人體的正常細胞得以存活。我在2013年開始寫關於科普的文章,有人問我是什麼讓我在業餘時間寫科普的,我堅持了這麼多年。其實影響我的事情很多,但是有一件事讓我很感動,那就是魏則西事件。眾所周知,2016年,大學生魏則西在發現惡性腫瘤後,被莆田系醫院騙去做生物治療,花了20多萬,最後死掉了。 當時,他回答了一個關於知乎的問題,你認為人性中最大的“惡”是什麼,並寫下了他的經曆。這對很多人來說是憤怒和痛苦的,但對我來說卻是一種遺憾。為什麼悲哀呢,因為在魏則西事件發生一年半之前,我已經寫了一篇關於科普的文章,證明他所接受的治療是無效的,當時我用了“賺錢不殺你,中國免疫療法的現狀”的標題。 這是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最大的癌症風險因素不是空氣汙染,轉基因食品,而是壽命。在男性和女性中,癌症的發病率在55歲後開始呈指數上升。現在上海的平均預期壽命在80歲以上,所以它是發病率最高的。 相關文章: 肺癌手術方式的選擇 複發性肺癌的外科治療 肺腺癌是如何引起的? 胃癌發病率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 大多數早期胃癌患者無明顯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