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導覽 【二條城簡介】歷史、源起 【二條城地圖指南】 【二條城內部總覽】 本丸御殿 本丸庭園 二之丸御殿(國寶) 二之丸庭園 清流園 東大手門 東南隅櫓 唐門 天守閣跡 二條城壁畫展覽收藏館 【二條城四季總覽】 二條城春天(賞櫻、賞杜鵑花) 二條城夏天(槐樹、紫薇、牽牛花) 二條城秋天(賞楓) 二條城冬天(賞雪、山茶花、梅花、蘇鐵) 【二條城交通指南】 【二條城相關資訊】 【二條城附近住宿推薦】 【二條城週邊景點推薦】 京都御苑 錦市場 【延伸閱讀推薦】 【二條城簡介】歷史、源起 二條城。圖片來源:二條城官網 京都元離宮二條城(もとりきゅうにじょうじょう),一般俗稱二條城、二条城,建於江戶時代初期慶長八年(1603年),是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二條城町的城堡,原為織田信長所建,後為豐臣秀吉所繼承,因戰亂而毀。現在看到的二條城是1601年(日本慶長6年)徳川家康作為保衛京都御所(皇宮),以及提供德川家族的住宿而重建,至今已有400年歷史。 徳川家康重建當初的二條城只有二之丸的部分,整體規模不大,城牆也很低,城河也很窄。加藤嘉明等人建議擴大城河,傳說徳川家康說道,因為窄,才沒有辦法使長刀、不易駕船,且可以提高火槍的正中率。日本寬永元年時,第3代將軍德川家光為了迎接後水尾天皇,在原有的二條城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擴張,同時進行對殿舍的裝修,便成為了今日的二條城樣貌,此次的大修建除了裝修原有的二之丸外,更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了本丸和天守閣。1626年,天守、本丸和二之丸的建築正式完成,二條城不但建起了東西約500公尺、南北約400公尺的高大圍牆,並挖有壕溝,非常氣派。 直到1867年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歸還給天皇後,二條城便隸屬於日本皇室朝廷所有。1871年(日本明治4年)改用為京都府廳。在1884年二條城改名為二條離宮,到了1939年天皇下賜京都市政府,並於隔年更名為「元離宮二條城」,正式對外開放參觀。 【京都美食】2019京都自由行必吃攻略(河豚、懷石料理、炸牛排) 【京都美食】評價超高!京都車站必吃美食攻略 【二條城地圖指南】 點我看詳細地圖:【京都景點】京都二條城:必去世界文化遺產一日遊 【二條城內部總覽】 本丸御殿 二條城本丸御殿。圖片來源:4travel 本丸御殿建於1847年,原本作為京都御所的桂宮御殿,於1893年(明治26年)移築至此。本丸御殿被指定為世界重要文化遺產,除了春季與秋季的公開,但因發現抗震性不足,期間以外内部不開放公開參觀。可能因為本丸御殿的公開參觀期間有限,本丸御殿就沒有二之丸御殿那麼熱門。儘管如此,本丸御殿畢竟與二之丸御殿不同,仍能感受到本丸御殿的優雅與優美。 本丸庭園 二條城本丸庭園。圖片來源:二條城官網 本丸庭園最早於1788年的大火災中燒毀而成為空地,現在的本丸庭園是在1895年明治天皇經過本丸時命令在既存的枯山水庭園上進行改造與重建,由於明治中期時日本的庭園大多受到西方庭園影響,所以本丸庭園也加入了那時的風格。本丸庭園東南角有月見台,整個庭園鋪有草坪,園中的道路呈現曲線形,本丸庭園在石階兩旁種植了大量的樹木,同時還在各處都吊掛燈籠和擺放庭石等裝飾。 二之丸御殿(國寶) 二條城二之丸御殿。圖片來源:jyo-sai 二之丸御殿被指定為日本國寶,是日本城堡中唯一的宮殿群,且內部大部分都可以參觀。二之丸御殿的「大廣間」有四個房間,其中一之間與二之間是正式會見將軍的地方。大廣間也是第15代徳川慶喜將軍昭集重要幹部發表大政奉還的房間,極具歷史意義,現有擺設人偶,重現當時的情景。此外,二之丸御殿裡有3600幅的壁畫,其中有954幅畫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圖畫含有國寶松、老鹰、老虎、鳥等,全是由當時的幕府畫師狩野探幽為首的狩野派所畫,且天花板上也有花等雕刻,更顯得富麗堂皇。 二之丸御殿。圖片來源:ameblo 二之丸御殿除了大廣間外,還有「黑書院」與「白書院」等格局,也都各有四個房間,以及「特使之間」,作為皇宮的信使的聚會場所,將古代會客等房間情形保存得非常完整!當你走在二之丸御殿的內部時,地板會傳來一陣陣的「唧唧」聲,被稱為「鶯聲地板」,主要用於防範刺客,原理是在地板下方以釘子與鐵片組成特殊結構,只要有人踏上地板就會發出聲音,非常特別。 二之丸庭園 二條城二之丸庭園。圖片來源:skysoft 作為池泉回游式庭園的二之丸庭園,被認為是代表了神泉蓬萊之世界的庭園,所以又被稱為八陣之庭。庭園由複雜形狀的池塘以及各種大小石頭所組成,擁有獨特的風格。二之丸庭園於1626年為迎接後水尾天皇而大肆興建,歷經了不少荒廢時期與多次修復,終於在幕府末期庭園的改造工程達到了現存景觀的規模。一樣屬於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二條城二之丸庭園。圖片來源:shintata0319 二之丸庭園的池塘中有建造了一座宮殿,以及池塘中心的三個島嶼,四座橋,且附有一般座位與設有天皇的座位,在歷經了大大小小的翻新後成為了現在的二之丸庭園。二之丸庭園由京都市授予,於1939年(昭和14年)被指定為景區,到了1953年被定為國家特色景區(昭和28年),一直保持樣貌直到今日。 清流園 二條城清流園。圖片來源:spice 清流園建於1965年(昭和40年),位於二條城北大手門附近,當時的高山義城市長將花園命名為「清流園」,東半邊是一個充滿草坪的西式花園,西半部則是日式西式花園,包括兩個建築物的池塘春天花園(日式花園),值得欣賞且具有實用性。 二條城和樂庵。圖片來源:二條城官網 在清流園還有兩個亮點,一是和樂庵(わらくあん)、二是香雲亭(こううんてい),和樂庵在1965年(昭和40年)被捐贈而來,也不斷在擴大,作為二條城的活動場所,不僅在此舉辦了歡迎國內外客戶的茶話會,也作為城市商業的秋季市民大型茶話會,還被用作遊客的休息場所;而香雲亭,多半內部不會開放,所以只能看到南面的外觀,但在夏季和冬季,香雲亭會供應有限時間的飯菜,以及作為婚禮的場所! 東大手門 二條城東大手門。圖片來源:serai 東大手門為二條城的正門,屬於重要文化遺產,在正門旁邊是停車場。現有的大門被認為是1661年左右的建築,據說是考慮到不從2樓以上俯視天皇,東大手門才被重建成一個門。 東南隅櫓 二條城東南隅櫓。圖片來源:watashinouta 東南隅櫓屬於重要文化遺產,在二條城外圍護城河的四個角落都有分布角塔,其中一座角塔被建成了一個瞭望台,作為軍械庫。到了1788年有一場大火燒毀了許多木柴,現在只剩下其中兩個,即東南隅櫓和西南隅櫓。 唐門 二條城唐門。圖片來源:digitalcamera 唐門身為二之丸御殿的正門,屬於重要文化遺產,屋頂的正面和背面都有三角屋簷,大門裝飾著華麗而色彩豐富的雕塑,有龍、鶴等吉祥動物,意為長壽與保護聖地,唐門上貼有金箔裝飾,在陽光的照射下可以感受到神聖的氣派華麗。西本願寺也有類似的唐門,但是在同時期的唐門以二條城的為最大,至2013年以重新裝修完畢。 天守閣跡 二條城天守閣跡。圖片來源:kouji-katayanagi 在本丸的西南方,有一座五六樓的天守閣從伏見城搬遷,但在1750年被閃電摧毀,之後在沒有重建的情況下,只剩下石牆,也就是現今的天守閣跡。可以在此看到本丸御殿和本丸庭園的風景,以及京都市的美景。 二條城壁畫展覽收藏館 二條城壁畫展覽收藏館。圖片來源:kojodan 於2003年開始興建,許多壁畫(原件)在展覽收藏館中存放和展出,可以近距離觀看二之丸御殿的圖畫。一年會展示4次,一共240天的時間。每次入場200日元,學齡前兒童免費,展示壁畫以二條城官網公佈為準。 【二條城四季總覽】 二條城春天(賞櫻、賞杜鵑花) 櫻花 二條城櫻花。圖片來源:二條城官網 在每年3月下旬到4月底時,便是二條城櫻花盛開之時,園區內種有300多株、50種品種的櫻花樹,儘管當初建造二條城時是否就種有櫻花樹,但史料記載,從1878年(明治11年)至1881年(明治14年)時,二條城有軍隊管轄時,已種有113棵櫻花樹,戰爭過後,櫻花樹曾減少到只剩幾十棵。目前看到的大多數櫻花都是從1955年代後期到19世紀65年代初期種植的。 值得筆記的是,二條城的山櫻於3月下旬至4月上旬盛開、垂枝櫻於3月下旬至4月下旬綻放、山櫻桃從四月初到四月底最美,不想錯過櫻花最美的時期,那麼來二條城前務必要做好功課呀! 杜鵑花 二條城杜鵑花。圖片來源:二條城官網 春天除了賞櫻花、在二條城中還能欣賞到美麗的杜鵑花,二條城中的杜鵑花分布於城堡的西邊,種於八重紅枝垂下,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始綻放,於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的庭院一帶都能欣賞到美麗的杜鵑花! 二條城夏天(槐樹、紫薇、牽牛花) 槐樹 二條城槐樹。圖片來源:二條城官網 炎炎夏日,二條城的槐樹開始於7月下旬至8月上旬間開花結果,槐樹屬於落葉高木樹,為豆科植物的一員,是一種象徵吉祥的樹,有許多拜訪二條城的人們會去欣賞參訪。 紫薇 二條城紫薇。圖片來源:二條城官網 在二條城中也看得到紫薇,紫薇被稱為開花期長的開花植物,盛開時間從7月到9月整整兩個月,可以在二條城清流園中找到盛開的紫薇花,在本丸天守閣也有辦法欣賞到綻放中的紫薇唷! 牽牛花 二條城牽牛花。圖片來源:二條城官網 牽牛花在日文又稱為朝顏,非常有意境的名字,在二條城中也欣賞得到,於七月到八月間盛開,藍色與紫色的花朵相間,喜歡賞花的朋友們也可以在夏天看見不同美麗的花朵! 二條城秋天(賞楓) 金黃楓葉、落葉 二條城賞楓。圖片來源:二條城官網 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二條城中的樹木逐漸由綠轉紅,二條城中的許多落葉樹,如櫻花,楓樹,銀杏和杜鵑花都會漸漸變色,喜歡賞楓、賞秋紅的旅客們可以在二條城中享受五顏六色的秋葉和黃葉。 二條城冬天(賞雪、山茶花、梅花、蘇鐵) 山茶花 二條城中山茶花。圖片來源:二條城官網 二條城中的山茶花於1953年左右開始被種植,直到1965年(昭和40年),已有大約400棵山茶花,約有90種品種,從武田一條場農場、北京寺和東京農業大學厚木農場移植過來,多集中種植在北中央門和北美倉庫的西側,從十二月到四月中旬可以欣賞到綻放的山茶花! 梅花 二條城梅花。圖片來源:二條城官網 二條城有大約有100株梅花,其中大部分種植在二條城西南部的「梅林」,從1954年(昭和29年),梅林開始廣為種植,然後擴展到通道的南側,二條城中的梅樹包含了紅梅、白梅、粉紅梅花,從2月中旬到3月下旬都是梅花盛開期間,最佳賞梅時間是2月下旬至3月中旬,此外,二條城每年都會與當地人一起收成梅果,並捐出由梅果製成的產品的銷售收入,作為公益。 雪景、賞雪 二條城雪景。圖片來源:二條城官網 冬天最棒的事莫過於賞雪了,冬季來臨時二條城會被白雪覆蓋,白雪皚皚,映照出二條城不一樣的美景,絕對值得前往一看! 蘇鐵 二條城蘇鐵。圖片來源:二條城官網 在江戶時代(德川家光時代),佐賀縣在天皇出巡時將一株蘇鐵贈與天皇,儘管現在可以在二之丸御殿週邊找到將近15株蘇鐵,但卻沒有紀載從何而來,而最早的蘇鐵至今已存活了超過150年,非常珍貴! 二條城蘇鐵保護。圖片來源:二條城官網 此外,二條城的工作人員每年11月底至12月初都會為蘇鐵禦寒,包附蘇鐵的技術是從宮內省管轄時起延續至少65年的園林管理工作之一,已成為二條城冬季的特色景觀之一! 【二條城交通指南】 從JR「京都站」轉搭市營公車9・50・101路於「二條城前站」下車 於市營地鐵東西線「二條城前站」出站 【二條城相關資訊】 二條城。圖片來源:二條城官網 地址:京都市中京区二条通堀川二條城町 541 開放時間:8:45〜16:00 (17:00閉城) 門票: 成人600日圓(若需進入二之丸御殿參觀套票費用為1,000日圓)、國高中生350日圓、小學生200日圓 官方網站:http://nijo-jocastle.city.kyoto.lg.jp/ 建議停留時間:1-2小時 文章來源:【京都景點】京都二條城:必去世界文化遺產一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