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多盛産葡萄酒人所皆知,原來這城市每隔兩年都會在夏天舉辦葡萄酒節活動,作為推廣這裡的葡萄酒產品。這年的我幸運地碰上這機會,能夠親身參與算是在這城市數一數二的大型活動。 這葡萄酒節的活動形式,其實跟每年在香港舉行的美酒佳餚巡禮活動相近,都是在一個戶外地方一連幾天擺放攤位,給到來參觀的遊人品嚐不同種類的葡萄酒,及提供一些與葡萄酒有關的資訊,推動葡萄酒文化。在波爾多這活動自然是在市中心的Garonne河岸舉行,那正正是在我工作餐室的外邊,所以活動前幾天我在工作時已經看到河岸一帶搭建了許多攤位。為甚麽我知道這活動在這裡是一大盛事?因為我的老闆Laurent對此活動一早已經部署好,說憑以前經驗這活動期間我們會有很多很多客人,所以全體員工差不多都要在這一連四天期間天天上班!幸好我每晚只是從傍晚才開始工作,要不然我可只能每天從餐室望向對面的人山人海而沒機會參與呢!但要工作的我不能晚上去,於是便跟朋友約好找一天在還沒開始上班的中午時份到這葡萄酒節去。 這葡萄酒節活動跟香港的相同之處,也是免費進場,但若要品酒則要買品酒劵。這裡的品酒劵一套售價15歐元,包括品嚐13杯葡萄酒,還附送一只玻璃杯及一天電車票,看來比香港的安排慷慨得多吧。 參觀的那天不是假日,因此日間時沒有很多遊人。我們拿著地圖從一邊的攤位慢慢開始走,這裡的葡萄酒攤位以地區及葡萄酒種類分門別類,像我們一開始到的便是Saint-Emilion區的攤檔。時間緊逼的我當然要立刻開始品酒了,雖然這套品酒劵可分別在這幾天使用,不過13杯就算每天來每次也可試三四杯呢。其實我對品酒沒有研究,但一起遊的朋友對此略有學問,於是我也順道偷師學習一下吧。 除了紅葡萄酒外,這裡還有白葡萄酒、玫瑰紅葡萄酒及甜白酒的攤檔,本身不太喜歡甜白酒的我,也因品酒券的關係嚐了一杯。這瓶產自Cadillac的甜白酒真是非常甜膩,平時在餐室工作的我經常碰到點甜白酒Sauternes的客人,有時還真好奇為何他們如此嗜甜?或許伴著甜品來喝會比較易入口一點,但這次光喝的話我覺得這甜度就不很對我口味了。這裡的品酒有一個比香港貼心的地方,就是場地有很多清洗杯子的噴水機,當嚐完每一款酒後也不怕再試下一款會影響味道,或許香港的主辦單位應學習一下。 一直沿著河岸往下游走,發現其他產區的攤檔如Médoc、Bordeaux Supérieur、Graves等等,著名酒莊Mouton Cadet更設有一獨立攤檔。正當我們眼花撩亂不知先品嚐哪個攤檔的酒時,忽然看見大大的"Hong Kong"二字!原來香港也在這裡設了一個攤位,那當然不是展示葡萄酒了,這個攤位是用來推廣香港旅遊的。我們走到攤檔前,發現那裡佈置得像港式茶餐廳般,原來這裡是售賣香港特色小吃如蛋撻、奶茶及粵式點心。攤檔的負責人見我們是香港人,便跟我們聊了一會。原來香港旅遊發展局邀請了太興集團來製作奶茶及蛋撻和添好運來製作點心,不過這裡可沒有冰鎮奶茶供應呢!(題外話,諷刺的是其實我在香港也沒光顧過這兩家餐店,我看來不很像香港人呢!)負責人從香港遠渡而來就是為了這活動,他還邀請我們進內用餐,不過5歐元一杯奶茶加一件蛋撻,對我來說還是奢侈了點,所以只好禮貎地婉拒了。 這一天試了三杯酒的我接下來要上班,所以也不敢再喝下去。後來第二天又趁上班前再來,這次除了品酒也多逛了其他攤檔,如售賣盛酒器材的、品酒雜誌的、還有很多售賣小吃的。由於這地區的鵝肝也很有名,所以很多小吃攤檔也售賣煎鵝肝或鵝肝醬。當我聞到煎鵝肝的陣陣香氣時其實也不禁垂涎,不過要節儉的我還是暫時不要亂花錢了。 這葡萄酒節好像每次也會有一個協辦城市,這一年是美國洛杉磯。於是這次有一個展館是介紹洛杉磯這城市,市內幾個博物館還同時有以洛杉磯為主題的展覽,而在葡萄酒節場地則有一個露天影院播放與法國和荷李活有關的電影。若我不用上班的話我也想在這裡看一齣電影呢! 在每晚的葡萄酒節尾聲,Garonne河畔都會有煙花匯演。雖然看煙花對香港人來說不是甚麽新鮮事,但在這裡看煙花的好處是,人沒那麽多不用擠得透不過氣,而且Garonne河不太寬所以煙花真的很近很近,幾乎像在頭頂上發放一樣,非常震撼!我覺得主辦單位很厲害,可以每晚放這十五分鐘的煙花,還有一些是有圖案的煙花,想必一定花費不少。這場煙花也為整天的活動來了一個美麗的落幕。 讓我意外的是,其實整個葡萄酒節不是展銷為主,你不會看到像在香港的情況,每瓶酒也標上價錢可讓訪客直接購買。這裡反而真的像是一個介紹或展覽一樣,他們沒有硬銷自己的酒或叫訪客購買,讓遊人可自在地品酒而沒有被推銷的壓力。回想過來,或許讓遊人對葡萄酒加深認識,才是舉辦這葡萄酒節的目的,也比光是推銷來得更有意義吧。 更多故事分享,歡迎到我的Facebook Page: http://www.facebook.com/louistravel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