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澳,對好多朋友嚟講可能係比較陌生嘅地名。其實吉澳係本港一個位於大鵬灣西南水域嘅小島,島嶼面積2.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50人。 吉澳鄰近沙頭角邊境,係香港最北嘅海島,東南面係娥眉洲與往灣洲。由於地處浪急風高嘅大鵬灣,反寫「之」字形海灣可作漁船天然避風港,故名吉澳,取其吉祥之意;另因海島呈屈曲狀,當時嘅英語名稱係Crooked Island(意即曲島)。 遊覽吉澳,唔少人選擇參加本地遊旅行團,或者好似我咁自行組團,包船喺馬料水碼頭出發。由於自行出發就要喺沙頭角乘搭街渡,大家必須持有禁區紙先可以從禁區沙頭角嚟到吉澳,而且每日亦只有4班街渡。 上篇: 離島海岸地質遊-印洲塘、鴨洲、吉澳 因為交通不便,唔少朋友嫌煩卻步,間接令呢個小島得以保留古樸嘅漁村風貌。 走出碼頭,樹影婆娑,往右行就到達吉澳唯一嘅大街──吉澳大街。喺吉澳,所有嘢都可以話係數一數二!點解?原因係呢度只有2間餐廳同2間賣茶粿嘅小食店,即係話,唔係幫襯呢間就幫襯嗰間。冇所謂嘅朋友可以隨便揀一間幫襯,好似我咁麻煩又有要求嘅人當然會向大家推介d正嘢啦! 大家冇理由一開始就食飯,但又想食少少嘢先去行山,咁就一定要試試傳統茶粿喇!好似我咁嘅識途老馬,梗係去村公所前少少嗰間茶粿店啦!一上岸,我就衝出小市集嚟到茶粿店。 其實都唔可以話係店,因為係村民喺屋企前擺放一個個蒸盤,裏面全部都係自家製茶粿。茶粿全部都係當日製,售完即止,所以手快有手慢就食手指喇~ 糯米糍係最好賣,有花生、紅豆沙兩種餡料,兩款都超好味,媽媽大人同阿妹都落order叫我一定一定要買番屋企做手信。 除咗糯米糍,仲有艾草茶粿(上圖)、雞屎藤茶粿(下圖)、南瓜茶粿、鉢仔糕等等。我全部都試過,款款都鍾意食,所以每一樣都有買。 就係咁,我就拎住一大袋,內有4盒嘅茶粿,開始行山。有好多人問我,點解唔落山先買,我只係笑下話一陣就冇。(因為我知村民只會做一批茶粿,唔會整得多。)到我哋落山,佢哋想買時,人哋已經賣晒收咗檔喇!嗰時佢哋見到我手上嘅茶粿,個個嘅表情都好後悔冇聽我講買定先。 吉澳嘅老房子大多都十室九空,好多古老石屋已經荒廢,甚至連屋頂也崩塌下來。 雖然吉澳很細,但島上亦設有水警警崗。 經歷半個世紀嘅建築物,從房子上的數字得知。 嚟到吉澳廣場,見到一個仿古牌坊出現喺大家面前。 為提高市民對岩石及地貌保育的意識,廣場牌坊旁邊就係吉澳地質教育中心。中心由村屋改 建,遊客可透過一系列的岩石標本、具代表性的化石標本及吉澳文物,加深對地質及吉澳文化歷史的認識。 地質教育中心內展示不同時期嘅化石仿製品,岩石樣本冇玻璃箱或圍欄阻隔,可以親手體驗岩石觸感。 由吉澳村民捐贈嘅天后花轎和服飾亦非常珍貴。吉澳嘅天后宮有兩座天后娘娘,較大一個長駐天后宮嘅坐相娘娘,較小一個係行相娘娘,天后誕時會坐轎出巡。 吉澳遊樂場內嘅細葉榕,已被納入康文署嘅古樹名木冊之內。打橫生長嘅百年細葉榕,吉澳村民視之為姻緣樹,當然背後就梗係有段故啦。 段古我就唔講喇!不過聽聞企喺樹下面,捉到跌落嚟嘅樹葉就可以擁有美滿姻緣。大家有機會去記得試試。(點解我去時一片葉都冇飄落嚟㗎?!) 細葉榕旁邊亦有一個小碼頭,可以遠眺西北方嘅鴨洲同深圳鹽田貨櫃碼頭,亦因為貨櫃碼頭嘅建成,使吉澳成為香港最接近中國大陸嘅離島,兩岸之間相距不足1公里。所以島上的所需用品都係由深圳運過嚟,呢個亦係點解吉澳嘅汽水飲品唔似其他離島咁貴。 島上居民以漁業起家,所以必定供奉拜祭天后娘娘。天后宮樑上嘅石灣陶公仔係光緒六年製作,全部有眼無珠,因為驚點睛後會有生命。 而吉澳天后宮嘅歷史,大家只要入廟參拜,就會見到銅鐘上刻着「乾隆廿八年」字樣,說明至今已有超過250年歷史。 天后宮內有對「鬼佬門神」:以前有兩個啹喀兵負責翻新廟宇,大門髹上油漆後遮蓋咗原本嘅門神,他們惟有半靠記憶半靠想像再參考對方嘅臉重新畫上,所以門神面相似鬼佬多過似中國人。而鬼佬門神嘅腰帶亦好似像比卡超㗎! 旁邊另一道黃色對門上面畫住攞住菜嘅財神,因為啹喀兵以為「財」係「菜」,結果財神就變咗攞住棵菜喇! 居民深信島上有龍脈橫越,每隔10年就會舉行「安龍清醮」,以保龍脈不衰。按照習俗,居民每次醮會舉行前兩年,向天后擲杯,喺農曆九月擇定吉日,然後籌備醮會。當地人之後會選定一批人擔任打醮管理人,他們必須夫妻雙全、三代同堂、有兒有女有孫,人選定好後,再向天后擲杯9次,邊個獲得最多「勝杯」(即一正一反),就可獲得「攬榜公」嘅最高殊榮,按佢之下仲有副榜公、緣首等職位。 儀式中要供奉「山大人」(紙紮觀音)、演木偶戲及神功戲;另外要舉辦天后出巡、太平出巡及正誕大出巡,吉澳醮期長達6天,屬香港現存醮會中好罕見。上一次醮會喺舊年舉行,下次要等10年後。 沿住澳背塘徑一直行大約15分鐘,就會見到一個恍如世外桃源嘅小沙灘,呢度就係澳背塘。 澳背塘由數個島上嘅高崗與洋洲環護,如湖泊般秀麗靜美。上圖後方11點方向就係全吉澳最高最高點-位於島東高122米嘅雞公嶺(次之為黃幌山、涌灣頂、高棚頂、高地頂及王角頂等地)。 清澈海水直透海底,生物眾多,海星、海參、彈塗魚、招潮蟹及雞泡魚隨時可見;岩石地質五色斑斕奪目非常,陽光下閃閃生輝。 澳背塘村嘅地下水源頭,隱藏喺小徑盡頭,被植物包圍,就好似一個秘密基地。村民會喺井中放一隻龜,如果發現隻龜有問題,代表水源亦有問題。 吉澳島上有唔少牛,因為以前大家都有耕作,後來大家都搬走,就將牛牛野放。不過宜家見到嘅呢d牛牛已經係第3、4代了,牛牛好乖,大家亦唔好去打擾佢哋。 由於前一日落大雨,以為今次又會好似第一次嚟咁要冒雨登山,又凍又濕,仲有行爛泥地,好彩是日天公作美,加上今次登山路徑係另一條,行起嚟舒服簡單得多。 今次我哋會登上高棚頂與桂橋谷。同大部份登山朋友唔同,我哋係又相反方向出發,因為咁行據講會比較舒服。 行咗一陣嚟到半山腰就見到正前方嘅黃幌山(亦即係「印塘六寶」中嘅羅傘)。 繼續向上行,到達第一個山頂位,一邊望住澳背塘,一邊看向深涌。 寂靜嘅深涌海灣,以前曾經係漁船嘅避風港。 所以天后古廟就係建喺深涌口,對著深涌小碼頭。 再向前行少少,就可以眺望鴨洲。 當然唔少得吉澳碼頭同吉澳大街嘅景色。天氣好,景色靚,真係令人心曠神怡! 澳背塘海灣內嘅魚排,幾乎可以與吉澳以沙堤相連。而旁邊殘餘嘅千尺浮橋,其實係昔日嘅珍珠養殖場(相中一點點,好似水中一條路)。浮橋係俾工人來往魚排同沙灘之用,魚場結業,所以現在只剩下橋腳。 一行人繼續沿住山徑走到桂橋谷(舊稱為鬼叫谷),沿途可俯瞰整個澳背塘,邊行邊欣賞風景,非常寫意。 欣賞完澳背塘風光後,我哋開始從山上向下行,見到牛、蝴蝶等等,跟住突然聽到嗡嗡聲,幾隻大蜂喺我哋身邊飛嚟飛去,有d登山初哥好緊張,仲想趕開大蜂。我喺心入面大叫:唔該有d常識,你整到自己就算,千歧唔好搞到我。(其實蜂類抱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嘅原則生存,所以絕對唔好搞佢咁蠢。) 經過山海亭後繼續進行落山,右邊就係 。海水呈現現出深淺不同嘅藍色,大家可以沿住小徑落去沙灘。 行完一小段滿佈「牛地雷」嘅路途,見到高棚頂、桂橋谷嘅路標,就知道我哋到達終點。 荒廢小屋有綠色大樹做屋頂,喺晴天下唔會令人覺得陰森,反而使人覺得綠意盎然。 回想起上一次嚟吉澳,我哋天寒地凍冒雨登山嘅情景。雖然過程都幾辛苦,但景色真係好靚。 同今次唔同,上次我哋向吉澳南面方向嘅紅花嶺進發。(大約上面紅點標記位置) 沿途上見到鴨洲與深圳鹽田 終於嚟到紅花嶺,煙雨迷濛,真係好似望住山水畫一樣。 呢度屬於香港地質公園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 白沙頭灣與橫門海,海水清澈,顯出不同深淺嘅藍。 如果天氣好的話,相信又係另一番絕美景色。 跟住我哋行過少少,前往另一邊眺望「上有蘇杭,下有印塘」美譽嘅印洲塘。 印洲塘海域內大部份範圍被劃入印洲塘海岸公園,有虎王洲等小島嶼。當中印洲外形宛如印台,就係印洲塘中文地名來源。 印洲塘有「印塘六寶」-羅傘和文房五寶,因為天氣與角度問題,畫面上只見到文房四寶-紙張、筆尖、玉璽、筆架,獨墨硯受潮漲被海水掩蓋。希望有機會再嚟時可以見到! 完成行山行程,我哋番到吉澳大街醫肚。領隊朋友同吉澳村長好friend,而益民茶樓係村長開嘅,所以兩次我哋都嚟呢度食飯。而且朋友更加請村長準備咗一餐超豐富嘅非一般海鮮午餐俾我哋。自己組隊出嚟係梗係要食好嘢啦!大家如果想食好嘢記得預先訂位喇! 一開始先有我好中意嘅柴魚花生粥,清清地又帶少少柴魚香,最正當然係任添啦! 跟住落嚟就係第一炮-龍躉川芎天麻湯!呢個湯真係正到呢,連我超憎食魚嘅細妹上次飲完,今次都不斷求我帶一碗返去俾佢。村長用木柴竹枝煲湯,極具風味整煲湯煲咗十幾二十個鐘,令所有材料出晒味。湯入面仲加咗大量胡椒,天氣濕冷飲呢個湯會令人全身發滾,體內嘅廢物透過毛孔排放出嚟,感覺暖笠笠,連水腫等問題都解決埋。 白切走地雞-肉質嫩滑冇肥膏,雞味香濃,加上大量薑蓉,讚! 手打墨魚丸-嚟得吉澳點可以唔食最出名嘅嘢啊?!酒樓係清蒸嘅,一碟10粒,每粒墨魚丸搓到大過乒乓波,比平時吃嘅大得多。唔同出面好多墨魚丸咬落去成口粉,呢度嘅係用墨魚加魚肉、豬肉打到起膠,再加入墨魚粒、蔥粒同陳皮粒,咬落爽口彈牙、味道鮮甜腴豐美。 食完覺得好食,大家可以係番益民買走。外賣係一盒墨魚滑,大概整到16-18粒。買番屋企後自己搓成墨魚丸蒸又得。不過,個人覺得更正嘅做法係整成墨魚餅,然後煎到金黃色,食落好香口,得咗! 客家扣肉 客家人每逢有喜慶場合一定會食豬肉,所以豬肉菜式做得非常出色!呢味客家扣肉令我食指大動。五花腩入口即溶,芋頭吸收醬汁精華,香甜軟糯,其他地方根本做唔到咁嘅味道,食過就會令人念念不忘。 白灼油菜 除咗馳名墨魚丸外,另一樣就係清蒸蝦乾吊桶銀魚仔。烹調方法好簡單,蒸完加入熟油豉油及就可以食。味道鹹香可口,越吃越好味,送飯一流。蝦乾、吊桶同埋銀魚仔呢d乾貨一樣可以喺益民茶樓買到,試過先買有保證好多。 蒜蓉豉汁蒸龍躉腩 咁大條十幾斤嘅龍躉有點止一食呢?!所以龍躉湯只係用咗龍躉頭同龍躉尾去煲湯。而龍躉腩位油分較重,魚味濃郁,清蒸會比較膩,所以用蒜蓉豉汁蒸比較惹味,又唔會奪去龍躉嘅魚味 龍躉炒球,簡直就係啖啖肉,而魚皮好厚、膠質超重,女士們成日話要補充膠質,食龍躉啱晒喇! 白灼海蝦 食飽飽,我梗係即刻抓住村長個仔買墨魚滑同蝦乾、吊桶、銀魚仔啦!買完其他人見到我滿手戰利品,大家都蜂擁過嚟買嘢同排隊俾錢。所以話,行得快好世界,真係好有道理!再見,吉澳!不過我的旅程仲未完,待續! 上篇: 離島海岸地質遊-印洲塘、鴨洲、吉澳